博客
关于我
Mysql-事务阻塞
阅读量:799 次
发布时间:2023-02-11

本文共 64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InnoDB存储引擎中的锁机制是确保数据库并发运行的核心机制之一。然而,由于锁的互相干扰,事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因为等待其他事务释放资源而陷入阻塞状态。这种现象尽管看似效率低下,但实际上是保证事务并发执行的必要手段。

在InnoDB存储引擎中,锁的阻塞机制主要通过两个关键参数进行调控:innodb_lock_wait_timeout和innodb_rollback_on_timeout。第一个参数定义了锁等待超时的时间限制(默认值为50秒),它决定了在等待锁被释放时,事务会持续等待多久。第二个参数控制的则是超时时的处理方式,默认情况下,它设置为OFF,即在锁等待超时时不会自动回滚事务。

值得注意的是,innodb_rollback_on_timeout是一个静态参数,这意味着在数据库启动时必须预先配置好,而无法在运行时更改。这一点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一旦遇到锁等待超时的情况,数据库可能会抛出错误码1205,并可能导致事务无法自动回滚。因此,合理配置这两个参数对于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默认配置下,InnoDB存储引擎并不会自动回滚因锁等待超时而导致的事务异常。只有在innodb_rollback_on_timeout设置为ON时,才会在锁等待超时时执行事务回滚。这一点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以及处理潜在的数据丢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理解和配置InnoDB存储引擎中的锁机制参数,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和确保事务的高效执行具有重要作用。

转载地址:http://mcbfk.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Mysql学习总结(33)——阿里云centos配置MySQL主从复制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35)——Mysql两千万数据优化及迁移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36)——Mysql查询优化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37)——Mysql Limit 分页查询优化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38)——21条MySql性能优化经验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39)——49条MySql语句优化技巧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3)——MySql语句大全:创建、授权、查询、修改等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0)——MySql之Select用法汇总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1)——MySql数据库基本语句再体会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2)——MySql常用脚本大全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3)——MySQL主从复制详细配置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4)——Linux下如何实现mysql数据库每天自动备份定时备份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5)——Mysql视图和事务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6)——8种常被忽视的SQL错误用法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8)——MySql的日志与备份还原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9)——从开发规范、选型、拆分到减压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4)——MySql基础知识、存储引擎与常用数据类型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50)——Oracle,mysql和SQL Server的区别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51)——Linux主机Mysql数据库自动备份
查看>>
Mysql学习总结(52)——最全面的MySQL 索引详解
查看>>